儿童强直性脊柱炎怎么诊断
1、除了引起关节肿痛外,强直性脊柱炎还会引起反复虹膜炎等关节外的表现,因此,应该尽早去风湿科就诊。
2、如果是在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急性期,患儿会出现高热,高热症状呈阶段性。慢性发病一般呈现为低热症状,体重明显减轻,全身疲乏,局部肌肉萎缩,多伴有严重的外周大关节和中轴关节症状,以髋关节炎最为多见。少数儿童有淋巴结肿大,轻度或者严重贫血。
3、全身各关节肌腱附着点出现疼痛症状,叫做肌腱末端炎,肌腱末端炎使外周关节病综合征为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在患病期间不发生反复性虹膜炎,并且早期虹膜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唯一表现,表现为单侧眼红、痛、畏光、黑蒙等,可先后累及双眼,轻重交替出现,虹膜炎一般无后遗症。
4、在鉴别儿童强直性脊柱炎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时,初期症状可能相似,但强直性脊柱炎通常有阳性家族史和HLA-B27阳性,且关节炎以下肢为主,手关节较少受影响。鉴别点在于骶髂关节检查,双侧压痛和4字实验的阳性结果,尤其是足、膝周的附着点病变。如果在3至5年后出现中轴关节症状,诊断相对明确。
5、它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中轴关节症状:即骶髂关节、腰椎、胸椎、颈椎僵硬、疼痛;外周关节病变:即髋、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全身系统表现:低热、乏力、食欲差、精神差等全身系统表现。儿童诊断为强制性脊柱炎的情况下需要慎重用药,因为药物对人体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儿童和成人强直性脊柱炎的区别
1、儿童强直性脊柱炎与成人强直性脊柱炎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都有家族聚集倾向,肌腱炎,关节外表现,大多数患者HLA -B27阳性,类风湿因子阴性等,但也有其自身特点。(1)起病年龄通常为8 - 16 岁;(2)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为7:1。
2、与成人起病的强直性脊柱炎相比,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更容易有关节外的全身表现,比如发热、消瘦症状等。其他关节外表现还包括体重下降、贫血、前葡萄膜炎、炎性肠病等。幼年型强直的治疗对于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一线用药仍然是非甾体抗炎药。
3、儿童强直性脊柱炎与成人疾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遗传学和临床表现上。儿童多表现为SC42单倍型和G1o-1乙二醛酶表型,而成人则多见SC31单倍型和G1o-2。儿童病程中,外周关节如足跟的受累更为常见,而成人则以颈、胸椎的椎体方形变、骨桥和骨赘等中轴关节病变为主。
4、与成人强直性脊柱炎不同之处是幼年发病者的首发症状几乎都在外周关节,如髋关节疼痛或膝关节肿胀,腰骶部不适多在首发症状后几月或几年才出现。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往往伴有一些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低、中度发热,多汗,乏力及消瘦等。
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如何治疗好?
1、患了强直性脊柱炎要想治好需要掌握一下几个要点:第一个,药物和锻炼一个也不能少,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药物治疗固然重要,但是功能的锻炼康复和药物治疗一样也非常的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要防止脊柱强直锻炼比药物更为有效,所以一定要重视脊柱的功能锻炼。
2、口服药物治疗:因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种慢性的炎症,可能需要长时间治疗,一般会选择容易接受,患者能够坚持的疗法,一般选择口服药物治疗。
3、强直性脊柱炎分为急性期的治疗和非急性期的治疗,在急性期的时候,一定要系统的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物、生物制剂以及化疗药物。症状较重的时候,可以短时间内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4、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具体如下:选择非药物治疗,即一般治疗,要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还要对其进行患者教育,让患者了解该疾病。
5、截骨和关节置换术。目前关节置换术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于关节畸形、活动明显受限时。 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驼背畸形时可行脊柱截骨矫形术。 因为骨科能够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属于全身性炎症性疾病,风湿免疫科在药物治疗方面更规范,经验更多,所以一般保守治疗都去免疫科。
6、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包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患者只要选择其中的一种就可以,此类药物能快速缓解腰背部疼痛、外周关节的肿痛。抗风湿改变病情的药物:一般以柳氮磺吡啶、沙利度胺、甲氨蝶呤为代表,具有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展的效果。
用户评论